400-6582-999

4YZ-3D1 自走式玉米收获机 维修保养手册

一、维修保养说明

1.1 班保养

1.2 润滑

1.3普通V型带和变速V型带的使用和保养

1.4链条的使用和保养

1.5外球面轴承的使用和保养

1.6轮胎的使用和保养

二、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1工作部件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2行走部分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3电气部分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4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维修保养说明


正确的维修保养,是防止收获机出现故障,确保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工作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及时、认真地按下述规定的内容对收获机进行维修保养。

1.1 班保养

1.发动机的班保养应按《柴油机使用说明书》进行。

2.彻底检查和清理收获机各部分的缠草以及苞叶、茎杆等堵塞物,尤其应清理发动机附近堆积物等,特别注意要清理变速箱输入轮积泥(影响平衡)。

3.检查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粗滤器和主滤芯(纸质滤芯)以及散热器集尘情况,粗滤器在工作中还应视积尘满度随时清除,散热器视堵塞程度进行吹扫,必要时班内增加清理次数。

4.检查各紧固件状况,包括各动力轴承座紧定螺母和固定螺栓、偏心套、带轮、过桥主动轴输出带轮、行走轮固定螺栓、发动机机座固定螺栓状况。

5.检查滚刀和甩刀片有无磨损、损坏和松动情况。

6.检查升运器输送链耙和摘穗台拨禾链的张紧程度。

7.检查V型胶带的张紧度。

8.检查传动链张紧度,当用力拉动松边中部时,链条应有20~30mm挠度。

9.检查液压系统油箱油面高度,以及各接头有无漏油现象和各执行元件之间的工作情况。

10.检查制动、离合系统的可靠性。

1.2 润滑

为了提高收获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经济性,一切摩擦副都要及时、仔细地润滑,润滑工作按图3-3进行。

1.润滑油应放在干净的容器内,并防止尘土入内,油枪等加油器械要保持洁净。

2.注油前必须擦净油嘴、加油口盖及周围地方。

3.经常检查轴承的密封情况和工作温升,如因密封性能差,工作温升高,应及时润滑和缩短相应的润滑周期。

4.装在外部的传动链条每班均应润滑,润滑时必须停车进行,先将链条上的尘土清洗干净再用毛刷刷油润滑。

5.各拉杆活节、杠杆机构活节应滴机油润滑。

6.变速箱试运转结束后清洗换油,以后每周检查一次油,每年更换一次油。

7.液压油箱每周检查一次油面,每个作业季节完后应清洗一次滤网,每年更换液压油,换油时应先将摘穗台落地,然后再将油放尽更换新油。

8.检修联合收获机时,应将滚动轴承拆卸下来清洗干净,并注入润滑脂(包括滚道和安装面)。

1.3普通V型带和变速V型带的使用和保养

为了延长V型带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装卸V型带时应将张紧轮固定螺栓松开,或将无级变速轮张紧螺栓和栓轴螺母松开,不得硬将传动带撬下或逼上。必要时,可以转动皮带轮将胶带逐步盘下或盘上,但不要太勉强,以免破坏胶带内部结构或拉坏轴。

2.安装带轮时,同一回路中带轮轮槽对称中心面(对于无级变速轮,动轮应处于对称中心面位置)位置度偏差不大于中心距的0.3%(一般短中心距允许偏差2~3mm,中心距长的允许偏差3~4mm)。

3.要经常检查胶带的张紧程度,过松过紧都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对此,可参考表4-2推荐值进行张紧(在带中部按规定负荷拉、压,所测挠度值)。

4.机器长时间不使用,胶带应放松。

5.胶带上不要弄上油污,沾有油污时应及时用肥皂水进行清洗。

6.注意胶带工作温度不能过高,一般不超过50~60ºC(手能长时间触摸)。

7.V型带以两侧面工作,如带底与带轮槽底接触摩擦,说明胶带或带轮已磨损,需更换。

8.经常清理带轮槽中的杂物,防止锈蚀,减少胶带与带轮的磨损。

9.皮带轮转动时,不许有大的摆动现象,以免缩短胶带的使用寿命。

10.带轮缘有缺口或变形张口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11.胶带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挂放时,应尽量避免打卷。

12.收获机传动各部位V带型号、规格参见传动图及传动明细表。

1.4 链条的使用和保养

1.在同一传动回路中的链轮应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其轮齿对称中心面位置度偏差不大于中心距的0.2%(一般短中心距允许偏差为1.2~2mm,中心距较长的为1.8~2.5mm)。

2.安装链条时,可将链端绕到链轮上,便于联接链节。联接链节应从链条内侧向外穿,以便从外侧装联接板和锁紧固件。。

3.链条使用伸长后,如张紧装置调整量不足,可拆去两个链节继续使用。如链条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爬齿或跳齿现象,说明节距已增长到不能继续使用,应更换新链条。

4.拆卸链节冲打链条的销轴时,应轮流打链节的两个销轴,销轴头如已在使用中撞击变毛时,应先磨去。冲打时,链节下应垫物,以免打弯链板。

5.链条应按时润滑,以提高使用寿命,但润滑油必须加到销轴与套筒的配合面上。因此应定期卸下润滑。卸下后先用煤油清洗干净,待干后放到机油中或加有润滑酯的机油中加热浸煮20~30min,冷却后取出链条,滴干多余的油并将表面擦净,以免在工作中沾附尘土,加速链传动件磨损。如不热煮,可在机油中浸泡一夜。

6.新旧链节不要在同一链条中混用,以免因新旧节距的误差而产生冲击,损伤链条。

7.磨损严重的链轮不可配用新链条,以免因传动副节距差,使新链条加速磨损。

9.收获机传动各部位链条型号、规格参见传动图。

1.5 外球面轴承的使用和保养

本机采用了UEL200、UE200系列外球面轴承以及非标准外球面轴承580206。外球面轴承是一种两侧带密封盖的自动调心轴承,它本身装有足够的润滑脂,供一年作业期间轴承内滚动摩擦副所需润滑脂。一年作业完成后,可从外圈小孔注入锂基润滑脂。

1.5.1冲压轴承座内的轴承

拆卸:

1.轴承上带有偏心套时先拧松偏心套上锁紧螺钉,然后用小铁棍插入或顶着偏心套上的沉孔,逆着轴的旋转方向打松偏心套。

2.拧掉固定冲压轴承座的螺栓,并将轴承和轴承座从轴上卸下。在拆卸轴一端的轴承座之前,应将轴另一端的轴承螺栓松开,以免轴承损坏。

安装:

1. 往轴上安装新的轴承之前,必须先把轴承外套上的固定销拔掉(出厂时装入),并使轴的表面光滑干净(有的旧轴被轴承偏心套啃毛要用砂布打磨光),并涂油防锈及润滑(允许轴承在轴上微转动)。

2.将轴承座和轴承配好(轴承座和轴承的配合面应涂润滑油脂),套在轴上并推至所需位置处进行安装,向固定轴承座螺栓拧螺母时,一端先不要拧得过紧,让轴承外圈在轴承座内能转动。然后等装好相对应的另一端轴承座后(同时装好油),再将两端轴承座的螺栓拧紧。在拧紧螺栓前,先将轴转一、二圈,让轴承本身自动校正调心位置。

3.拧紧轴承内圈上的六角螺钉。

4.装偏心套时,必须将偏心套套在轴承内圈的偏心台阶上,并用手顺轴的转动方向拧紧,然后将小铁棍插入或顶住偏心套上的沉孔,用锤打击小铁棍,使偏心套安装牢固,注意不要死打,最后将偏心套上的内六角螺钉锁紧。

QQ截图20190705162635.png

图 3-1 外球面轴承拆装图


1.偏心套 2.内六方螺钉

1.5.2立式铸铁轴承座和圆形铸铁轴承座的轴承

拆卸:

1.先松开轴承上的内六角螺钉,如为带偏心套的轴承,则在松开内六角螺钉后,逆着轴的旋转方向打松偏心套。

2.拧开固定轴承的螺栓,将轴承连同轴承座一起卸下。

3.可利用冲子插入轴承内孔,将轴承拔到和轴承座内的缺槽方向一致(见图3-1)然后取出轴承。

安装:

1.安装新轴承前必须拔掉外套上的固定销,并要使轴的表面光滑干净,轴承与轴,轴承与座之间的安装面均应涂润滑脂

2.将轴承插入轴承座内,然后一起套在轴上装至所需要的位置。

3.轴承座用螺栓在机器上固紧之后,再将轴承上的紧定螺钉拧紧在轴上。如是带偏心套的轴承,则应先将偏心套沿轴旋转方向打紧,然后再拧紧内六角螺钉。

1.6轮胎的使用和保养

1.每天在收获机工作前,要按规定检查轮胎的气压,轮胎气压与规定不符时禁止工作(允许左侧驱动轮比右侧的高0.02MPa)以克服工作中偏重,测试轮胎气压应在轮胎冷状态时进行。

2.轮胎不准沾染油污和油漆。

3.收获机每天工作后要检查轮胎,特别应清理胎面内侧粘积泥土,检查轮胎有无夹杂物,如铁钉、玻璃、石块等。

4.夏季作业因外胎受高气温影响,气压易升高,此时禁止降低发热轮胎气压。

5.当左右轮胎磨损不均匀时,可将左、右轮胎对调使用。

6.安装轮胎时,应在干净的地面进行。安装前,先把外胎的内面和内胎的外面清理干净,并撒上一薄层滑石粉然后将内胎装入轮胎内,要注意避免折叠。 将气门嘴放入压条孔内之后,再把压条放在外胎与内胎之间,装入轮辋内。

7.机器长期存放时,必须将轮胎架空


玉米收获机左侧传动


QQ截图20190705162932.png

玉米收获机右侧传动


QQ截图20190705163042.png

玉米收获机润滑周期表

图片1.png


二、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1工作部件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摘穗辊之间工作间隙被堵塞

1.摘穗辊之间工作间隙的宽度不够

调整工作间隙宽度

 

2.断茎杆偏多

1.摘穗辊间隙不合适

2.秸秆湿度大,偏脆易断

3.玉米品种问题

1.调整摘穗辊间隙或操作速度

2.更换玉米地对比试验

3.拨禾链从被动链轮上脱落

1.张紧度不够

2.链轮不在同一平面内

3.链条变形磨损

1.调整链条张紧度

2.调整链轮共面

3.更换链条

4.输送槽堵塞

1.玉米倒伏,杂草太多

2.喂入量过大

1.清理堵塞

2.减少喂入量

6.秸秆粉碎效果不好

1.发动机转速不够

2.皮带松

3.速度过快

1.发动机额定转速

2.张紧皮带

3.降低行驶速度

7.清选筛堵塞

1.杂物过多

2.苞叶切碎器刀片丢失

1.调整转速

2.补装切碎器刀片

8.出现堵塞故障时,安全离合器打不开

1.离合器弹簧压力过大

2.安全棘轮套与轴配合不好

1.调整弹簧压力

2.清理表面污物,确保离合器在花键轴上自由滑动,并涂抹润滑脂

2.2行走部分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离合器分离不好

1.油路中缺油,有空气

2. 油路系统渗油

3.主油泵故障

4.分离油缸动作不灵

5.压力盘间隙不对

1.加足油,并排气

2.排除渗油

3.排除故障

4.检查排除

5.调整间隙

2.换挡不灵活或跳档

1.挂挡轴调整不当

2.挂挡轴有损坏

3.离合器分离不好

4.离合器制动油缸不起作用

5.变速箱内换挡锁紧弹簧位置不对

1.调整

2.见离合器故障排除

3.排除渗油等故障

4.检查更换弹簧位置

5.重新装配调整

3.没有无级变速

1.行走无级变速液压油缸漏油或卡死

2.皮带张力不够,伸长太多

1.修理更换零件

2.检查油路系统

2.调整主、被动轮中心距或更换行走皮带

4.启动发动机后机器不能前进

1.驱动半轴花键套窜动

2.花键套或连接轴坏

更换

5.制动效果不好

1.制动摩擦片磨损或有油

2.制动液不够或有空气

3.制动管路渗油

4.离合助力泵损坏

5.制动踏板行程过大

1.更换

2.清洗

3.加油、排气

4.排除渗漏

5.更换零件

6.调整自由行程

2.3电气部分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CAN仪表黑屏

1.CAN仪表显示屏内部主板故障;

2.CAN仪表显示屏无电源;

1.更换CAN仪表显示屏;

2.检查线路、11FU保险片;

2.发电机不发电

1.发电机皮带断或松;

2.无励磁电流;

3.电压调节器损坏;

4.发电机自身故障;

1.更换或调整发电机皮带;

2.检查发电机励磁电路;

3.更换电压调节器或发电机;

4.更换发电机;

3.升运/搅龙/疏导转速不显示

1.磁钢脱落;

2.转速传感器与磁钢间隙过大或转速传感器与磁钢对应错位;

3.转速传感器磨损损坏;

4.接插件接触不良;

1.加装磁钢(注意磁钢方向);

2.调节转速传感器与磁钢间隙及相对位置;

3.更换转速传感器;

4.检查转速传感器线路连接;

4.电风扇、电磁输油泵、

倒车语音报警器故障

1.电风扇、电磁输油泵、倒车语音报警器自身损坏;

2.连接线束或开关;

3.支路保险片熔断;

1.更换新的电器;

2.检查线束或开关接插件是否松动或断线;

3.更换保险片;

5.起动机无反应

1.起动继电器不工作

2.蓄电池极柱松动或电缆线搭铁不良;

3.起动电路中易熔线、1FU、点火开关的起动回路中有断路或接触不良之处;

4.起动机中电磁开关损坏或电枢绕组烧坏;

5.ECU接插件接触不良;

6.主离合结合状态下发动机熄火,造成无法起动

1检查继电器和接线;检查起动回路;检查主离合开关:

2.紧固极柱,将搭铁线与机体连接可靠,搭铁处不允许有油漆或油污;

3.更换新的易容线、保险片、或检查插接件结合处并连接好;

4.更换起动机;

5.更换相应的后线束;

6.主离合短接线24、24A短接起动,起动后应断开短接线;


2.4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排除方法

1.齿轮泵异响,油温过高

1.滤清器堵塞

2.液压泵沾满油污,散热不好

3.液压油不足

1.清洗

2.清除污物

3.加足液压油

2.控制部件液压系统不工作

1.液压油不足

2.换向阀出口堵塞

3.油管中残存气体

4.齿轮泵严重磨损

1.加足液压油

2.拆下用柴油清洗

3.松开接头放气

4.更换齿轮泵

3.摘穗台自行降落

1.摘穗台油缸损坏

2.多路换向阀内泄

1.更换

2.更换或修理

4.方向盘转向沉重

1.油泵供油不足

2.转向系统混有空气

3.单向阀失效

1.更换油泵

2.检查油位,处理故障

3.排气,更换

5.行走时方向盘居中位时,机器跑偏

1.转向器拔销变形

2.转向弹簧片失效

3.联动轴开口变形

1.更换或修理

6.方向盘转不动或卡死

1.液压油脏

2.转向器弹片损坏

1.更换液压油,并清理管理系统

2.更换弹片


O2O模式线上选购 线下交付

特色服务金融支持 保险保障

品类齐全产品丰富 轻松购机

正品保障品牌精选 贴心服务

移动商城
新手指南
注册流程 购机流程 支付帮助
特色服务
贷款产品 保险产品 解决方案
购机保障
支付款安全有保障 没有提机随时退款 经销商负责提车服务 客服全程购机指导
支付方式
到店支付 在线支付全款 在线支付订金
帮助中心
常见问题 客户服务 售后帮助